草鸮xiāo屬(學名:Tyto)共有14種貓頭鷹,均屬中型猛禽。面盤扁平,呈心臟形,白色或灰棕色,四周有暗栗色邊緣,似猴臉,長滿絨毛,一雙深圓大眼,嘴黃褐色,嘴喙不尖,鷹身鷹爪,故俗名“猴面鷹”。上體為斑駁的灰色及橙黃色,并具精細的黑色和白色斑點。下體白色,稍沾淡黃色,具暗褐色斑點。主要以鼠類和野兔為食,偶爾捕獵中小型鳥類、青蛙、魚和較大的昆蟲等;捕獵時采取突然襲擊的方式,同時發出尖勵叫聲,使獵物陷于極度恐怖之中,束手就擒。是全球分布的廣布種。在中國分布的有倉鸮和草鸮。
目錄
1外形特征
夜行猛禽。喙堅強而鉤曲。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。翅的外形不一,第五枚次級飛羽缺。尾短圓,尾羽12枚,有時僅10枚。腳強健有力,常全部被羽,第四趾能向后反轉,以利攀緣。爪大而銳。尾脂腺裸出。無副羽,間或留存。耳孔周緣具耳羽,有助于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。
2生活習性
棲息于開闊的原野、低山、丘陵以及農田、城鎮和村屯附近森林、山麓草灌叢中。猴面鷹只在夜晚活動,白天則處在睡眠狀態,眼睛也幾乎看不見東西,善飛翔,雛鳥晚成性。覓食小型鼠類、鳥類、蛇、蛙和昆蟲等。營巢于樹洞或巖隙中。
3分布范圍
分布很廣,幾遍全球。
4保護級別
全部列入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》(IUCN)ver 3.1: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。易危(VU)——4種;近危(NT)——1種;低危(LC)——8種。不詳(DO)——1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