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鳥科 Trochilidae是雨燕目的一科,103屬329種。因飛行時兩翅振動發出嗡嗡聲而得名。體型最小,羽色最鮮艷,并有金屬光澤;嘴細長而直,有的下曲,個別種類向上彎曲;舌伸縮自如;翅形狹長如槳;尾尖、呈叉形、或球拍形;體被鱗狀羽,大都閃耀彩虹色,雄鳥更為鮮艷;腳短,趾細小而弱。有14屬約315種,分布于拉丁美洲,北至北美洲南部,并沿太平洋東岸達阿拉斯加。飛翔時,兩翅急速拍動,快速有力而持久;在最小的種類中,每秒可拍動50次以上。 善于持久地在花叢中徘徊“停飛”,有時還能倒飛如棕煌蜂鳥(Selasphorus rufus)。
目錄
1蜂鳥簡介
體型最小,羽色最鮮艷,并有金屬光澤;嘴細長而直,有的下曲,個別種類向上彎曲;舌伸縮自如;翅形狹長如槳;尾尖、呈叉形、或球拍形;體被鱗狀羽,大都閃耀彩虹色,雄鳥更為鮮艷;腳短,趾細小而弱。有112屬約320種,分布于拉丁美洲,北至北美洲南部,并沿太平洋東岸達阿拉斯加。飛翔時,兩翅急速拍動,快速有力而持久;在最小的種類中,每秒可拍動50次以上。善于持久地在花叢中徘徊“停飛”,有時還能倒飛。除兩翅振動發聲外,還會發出清脆、短促、刺耳、猶如蟋蟀的吱吱聲?!巴ow”在花間時,常將嘴伸入花瓣中吮食花蜜,同時也捕捉花叢的小昆蟲為食。巢呈杯狀,置于稠密的枝葉間。營巢、孵卵、育雛等均由雌鳥承擔。每窩產卵2枚。雛鳥為晚成性。
2下屬分類
蜂鳥科分成隱蜂鳥亞科(Phaethornithinae)和蜂鳥亞科(Trochilinae),其中隱蜂鳥僅有29種,如長尾隱蜂鳥(Phaethornis superciliana),其他的蜂鳥都歸于蜂鳥亞科,多達290種。
1、隱蜂鳥亞科(Phaethornithinae)
有6屬34種,包括鋸嘴蜂鳥屬Ramphodon(1種)、鐮嘴蜂鳥屬Eutoxeres(2種)、銅色蜂鳥屬Glaucis(3種)、髭喉蜂鳥屬Threnetes(4種)、闊尾隱蜂鳥屬Anopetia(1種)、隱蜂鳥屬Phaethornis(23種)。大多綠色或腹部略顯青銅金屬色,但較蜂鳥亞科暗淡。雌雄相似。
2、蜂鳥亞科(Trochilinae)
有97屬295種,包括蜂鳥的絕大多數種類。全身紅色、綠色、橙紅色或藍色,體羽呈現明顯的虹彩金屬光澤。雌雄體型和羽色差異明顯
3地理分布
蜂鳥居住的范圍十分廣闊,從高達4,000米的安第斯山地直到亞馬孫河的熱帶雨林,有的蜂鳥生活在干旱的灌木叢林,也有蜂鳥生活在潮濕的沼澤地。蜂鳥僅分布于美洲,從南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到火地島,包括西印度群島都有它們的蹤跡。黑頦北蜂鳥是美國和加拿大的西部最常見的種類。只有紅喉北蜂鳥在北美洲東部繁衍,但是其他種類的蜂鳥的個別成員("accidentals" in birding jargon)也可以在北美洲東部看到,有時是來自古巴或巴哈馬群島的游民。蜂鳥在中國全境沒有分布,有些大型的天蛾(如蜂鳥鷹蛾)在白天活動取食花蜜時會被誤認為是蜂鳥。在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標本室里有蜂鳥的標本,是一位美國傳教士在20世紀初帶到輔仁大學(后并入師大),全部為隨假剝制標本。經過近百年的陳放,但標本保存得很完好,依然可以見到羽毛的亮彩。
4外形特征
形態特征
蜂鳥的羽毛一般為藍色或綠色,下體較淡,有的雄鳥具有羽冠或修長的尾羽。雄鳥中,絕大多數為藍綠色,也有的為紫色、紅色或黃色。雌鳥體羽較為暗淡。
新陳代謝
為適應翅膀的快速拍打,蜂鳥的新陳代謝在所有動物是最快的。它們的心跳能達到每分鐘500下!蜂鳥每天消耗的食品遠超過他們自身的體重,為了獲取巨量的食物,它們每天必須采食數百朵花。有時候蜂鳥必須忍受好幾個小時的饑餓。為了適應這種情況,它們能在夜里或不容易獲取食物的時候減慢新陳代謝速度。進入一種象冬眠一樣的狀態,稱為“蟄伏”。 在“蟄伏”期間,心跳的速率和呼吸的頻率都會變慢,以降低對食物的需求。
飛行速度
蜂鳥飛行的速度是90公里/小時,如果是俯沖的話,時速可以達到100公里。
壽命
對于蜂鳥壽命的研究資料比較少,大部分專家認為蜂鳥的平均壽命為3~4年。在人工飼養下,蜂鳥壽命可達10年,野外記錄的藍胸蜂鳥的壽命僅有7年。
5生活習性
食物
蜂鳥喜歡有花植物(尤其是紅色花),包括小蝦花,倒掛金鐘(又名吊鐘花),釣鐘柳類的植物等。蜂鳥采食這些植物的花蜜。它們也是重要的傳粉者,特別是對那些長筒花來說。大多數蜂鳥也以昆蟲為食。
蜂鳥的運動量十分巨大,為了供應這樣的消耗,蜂鳥每天會吃下約為自身體積兩倍的食物(花粉),同時也因此被認為有著驚人的新陳代謝度。
繁殖
雄鳥不參與筑巢,由雌鳥單獨作巢,蜂鳥的巢是杯狀的織物,通常懸掛在樹枝上、洞穴里、巖石表面或大型的樹葉上。蜂鳥一次產兩個非常小的白色的卵,但是與鳥的身材比起來還是比較大的。卵的孵化期通常為15-19天。
6物種起源
蜂鳥的體型太小,骨架不易保存成為化石,它的演化史至今仍是個謎。在21世紀蜂鳥大多生活在中南美洲,在南美洲曾發現100萬年前的蜂鳥的化石,因此科學家認為蜂鳥是源自更新世 。然而在德國南部科學家卻發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蜂鳥化石,距今已有3000多萬年的歷史,由此可知,蜂鳥的祖先遠在漸新世的時候就已經出現?。?!
7人工飼養
在美加常于戶外安置特制的“奶瓶”加入人工花蜜喂養蜂鳥,特別是紅色的奶瓶。合適的人工花蜜由一份蔗糖和四份水組成。蔗糖最容易在沸水中溶化,待完全冷卻后,再提供蜂鳥食用。 除了白糖以外的其他事物,如蜂蜜,發酵太快,因此會傷到鳥。也有一些出售的蜂鳥食品,但是通常含有不需要的紅色色素,有報道稱色素會使蜂鳥中毒。用紅色的花形器具就會有很好的招引效果。那些出售的蜂鳥食品也包含少量的營養物,但是蜂鳥顯然通過捕食的昆蟲來獲取營養,所以營養物也是不需要的。因此白糖和水可以做成最佳的花蜜。
蜂鳥的“奶瓶”應每周清洗和更換糖水,如果氣候暖和的話,要更頻繁些。 最少一個月更換一次,或發現黑色霉菌出現時必須更換,“奶瓶”應在氯漂白粉溶液中浸泡。蜂鳥不愿意使用肥皂清洗過的“奶瓶”,它們不喜歡肥皂的氣味。
8相關知識
被困的蜂鳥
蜂鳥有時會誤入車庫并被困住。因為它們將懸掛的門閂手柄(通常為紅色)誤以為是花朵,雖然有時蜂鳥也會被不含任何紅色的圍欄所困住。一旦被困在里面,蜂鳥可能無法逃脫,因為它們在遇到威脅或被困住的時候本能反應是向上飛。這將威脅到蜂鳥的生命,它們會因為體力耗盡而在短時間內死亡,可能短于一個小時。如果蜂鳥被困在里面,它可以輕易地被抓住并釋放到室外。被抓在手中時它會保持安靜直到被釋放。
蜂鳥的神話
蜂鳥在阿茲特克的神話中被當作修茲羅皮契里(也稱為呼茲洛波奇特里)-太陽神,也是戰爭之神。
蜂鳥的故事
舊金山土著民族Ohlone講述了關于蜂鳥如何把火種帶到人間的故事。
9保護級別
由于蜂鳥的羽毛十分華麗,在19世紀的時候,歐美婦女常用蜂鳥的羽毛做為帽飾,還有商人收購蜂鳥皮,對于蜂鳥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脅。在現代社會中,隨著森林的砍伐、耕作的發展,蜂鳥賴以生存的棲息地逐漸被破壞,有的蜂鳥也面臨滅絕的危險。